2018年是高校共青团改革的攻坚之年。学院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一主线。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协调推进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个维度”工作,立足“强三性”、“去四化”,全面实施“思想引领”“成长帮扶”“文化品牌”和“固本强基”四大战略,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全面深化改革、服务学院发展中奋发成才。
一、全面实施“思想引领战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三落实”,即落细、落小、落长。
1、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继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为重点,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活动为载体,在全院基层团组织开展“与信仰对话—为中国梦奋斗”主题团日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抓住重要节点和纪念日,组织开展党史国情、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形势政策等宣传教育活动,主要开展“学雷锋月”系列活动、“五四”青年表彰、中华经典诵读、纪念“九一·八”升国旗仪式、纪念“一二·九”运动系列活动等。
2.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充分发挥我院多媒体教学阵地的网络优势;每个基层团支部每学期至少举办1 次以学习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团日活动;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课堂”活动,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干部骨干进行授课;
3、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大学生骨干培训)培养工程。举办学院第二届“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制定培训课程方案,编发优秀案例集。层级化推进团委、团总支、团支部三级“大学生骨干”培养工程,实现对团学干部培训全覆盖。
4、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与导向作用。精心筹划 2018年“五四”表彰典礼,开展全院“五四红旗团支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通过开展“我的青春故事—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分享活动和“青春风采”展示等活动,激励团员青年。通过各类型宣传阵地,多渠道、立体化加大对优秀典型的宣传。
5、深化网络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不断加强网上共青团—引航阵地建设。进一步提高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主动性,拓展引航阵地的建设。以团委网页(团学在线)、微信系统等团属媒体建设为基础,启动学院青年之声公共平台,进一步加强团属媒体阵地建设,逐步打造校园网站、学院微信、学院微博、学院广播、团委微信、微博和各种信息发布渠道为载体的共青团立体“全媒体”传播体系。建立学院、二级院、班级三级新媒体工作队伍和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推动“网上共青团”建设。
二、全面实施“品牌活动战略”,校园活动实现“三结合”,即与专业结合、与时代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
6、全面推行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必将是高校共青团深化改革工作的重要牵动。各级团学组织和广大团学干部要从理念转变和格局构建上深刻理解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融入学院育人中心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努力使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发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牛鼻子”作用、引领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的“指挥棒”作用、促进学生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作用、团学工作改革创新的“发动机”作用。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成绩单”有关工作,促进共青团融入学院立德树人工作全局,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对大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为学院党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7、大力开展精品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学院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第六届校园歌手大赛、首届校园舞蹈大赛、第四届班歌比赛、第十四届健美操大赛、2018级迎新晚会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用“健康、活泼、高雅、时尚”的校园文化占领校园,不断满足青年大学生高品位、深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8、不断加强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按照“方向上引导,管理上规范,数量上提升,质量上优化”的理念,规范对学生社团管理,加大对专业学习型社团的扶持与指导力度。组建一批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的专业学习型社团。重点做好社团引领、凝聚、服务、活力工程。培育优秀社团和社团活动,健全学生社团管理模式,进一步繁荣、活跃、规范社团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省内高职院校一流的学生社团。
9、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继续举办“学雷锋”月诗歌朗诵比赛、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进一步创新形式,提高活动吸引力和覆盖面。拓展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
三、全面实施“成长帮扶战略”,组织动员广大团学青年建功新时代。
10、做好学校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继续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积极推进“脱贫攻坚青春建功行动”,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精准帮扶行动。拓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工程,结合学院特色制定在校勤工俭学精准帮扶制度。
11、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教学实践、与日常性社会实践(服务社区)相结合,确保指导力量到位,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规范化、社会化进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更重导向,更重内涵,更重实效。加强与校外志愿服务机构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强化安全意识,扩大覆盖广度,提高育人实效。
12、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坚持立足校园、走向社会,服务社区。制定我校大学生志愿者工作促进方案,逐步建立适应于校内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大型赛会志愿者、医学保健类专业志愿者等不同类型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工作机制。继续做好敬老院、儿童村、残障儿童幼儿园、残疾人樊亚慧等系列志愿帮扶活动,将志愿帮扶工作长效化的开展。
四、全面落实从严治团,全面提升团学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3、继续加强团员青年先进性建设。从领导机关、组织机构、干部来源等突出青年主体地位、改变学生干部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改革,强化党对团的领导和指导功能,激发各级团学组织积极性主动性,让团学干部有存在感、参与感、获得感,彰显共青团组织自身价值。
14、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深入加强“班团一体化”建设,试行开展团支部领导下的班委会负责制度。加强基层支部的团日活动开展,在广大团员中深入开展“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团员的先进性和光荣感,让团员更像团员。突出思想建团,严肃团内政治生活,强化“三严三实”作风,牢固树立正确成长观、价值观,着力打造忠诚、担当、干净、专业的学生干部队伍。组织好各级学生干部培养,不断提高团学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开展全团“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宣传大落实活动,建立团学干部与青年学生面对面谈心、谈话的思想交流机制,提升团学干部队伍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让团学干部更像干部。以创建“五四红旗团支部”“活力团支部”为抓手,推动基层团学组织基础建设,让团组织更像团组织。
15、加强学生组织建设。加强对学生会、社团联合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的指导,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优势,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和完善学生干部选拔、任用、培训、评价机制;指导学生会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对接,积极参与和谐校园建设和校园管理。
16、密切关注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托团学干部和学生骨干、网络宣传队伍,组建舆情信息报送和研判工作队伍,深入了解和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不断完善信息收集研判、信息报送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在学院党委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切实维护学院稳定。
同时,院团委将一如既往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服务大局、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积极完成学院和上级团组织交予的其它工作,为实现海棠学院“双一流”建设及“培养医技精英·服务健康中国”的伟大海棠梦做出应有的贡献。